小人国观后感(15篇)

更新时间:2025-11-01 21:59:34
小人国观后感(15篇)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人国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人国观后感1

《小人国》顾名思义就是属于孩子们的世界,我们在小人国里能够观察到每一个孩子的变化和成长,该片用镜头记录幼儿园里每个孩子的变化过程,从早上入园开始,包括孩子们的活动过程。

这部纪录片主要是讲述了几个孩子之间的故事,期间记录了一个小女孩,名字叫辰辰,她每一天来到幼儿园后都不进屋,只是在门口静静地等待。

刚开始的时候,教师感觉到很纳闷,不明白她在等谁,直到之后,教师才明白她在等一个小男孩,名字叫南德。

辰辰每一天都来得很早,可是南德每一天都来得异常晚,等待成了辰辰每一天的必修课。

等待南德来后的两人,一齐到娃娃家选择工作,不参与别人的活动,辰辰的等待从夏天一向到冬天,从来没有间断过,哪怕南德没有来幼儿园,辰辰也是在门口静静地等待,不和其他小朋友一齐工作,有时候教师也会陪着辰辰一齐在门口等······

这就是孩子,成人的等待时间远远比不上一个孩子,可见孩子之间的感情,换作成人,这样的等待谈何容易,有些人会因为等待时间过长而发脾气,还会因为等待时间过长而让彼此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可是孩子不会,孩子之间的感觉是最纯粹的,不添加任何复杂的情绪。

他们会因为等来了好朋友而感到开心,也会因为好朋友和自我一齐玩而兴奋。换个角度想,孩子的想法很简单,很单纯,只要自我开心就好。并且教师的陪伴也能够看出教师对孩子这一做法的尊重和理解,并没有阻止。

接下来辰辰等到南德了,他们俩一齐开心地在娃娃家工作,就在他们工作时,有几个小朋友“闯”了进来,辰辰立刻就说:“你们这些大坏蛋,来晚了,这是我们先拿到的。”

可见,不管多小的孩子,都有“规则”、“排队”意识,并且孩子心里很清楚等待意识。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成人都没有办法做到排队和等待。就经常看到的事情来说,成人带着孩子去超市买东西,到了要付钱的时候,人很多,需要排队,可是很多成人为了节省时间,直接带着孩子插队,这样给到孩子的榜样就是我爸爸妈妈都插队了,我干嘛还要排队?

这样的事情就潜移默化影响到了孩子,孩子是吸收性心智,对于成人做的事,孩子会模仿,并且这会成为孩子的习惯,如果成人这个时候榜样作用没有做好的话,那么是直接影响到孩子。

当孩子长大后,孩子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成人会去数落“你这孩子怎样这样”那你有没有想过孩子是为什么变成这样呢?有没有从自我身上找到原因呢?成人就如同一棵大树,孩子就是旁边的小树,需要我们细心去呵护,并一齐去成长。

小人国观后感2

在《小人国》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的教育方法,特别是大李老师。她对孩子耐心、尊重,对孩子们的爱无微不至,无论是霸道的小朋友,为友情四季等待的小女孩,还是好奇心特重的探索者,她都有自己的方法去引导他们,给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并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和孩子们说话时都会蹲下来,心平气和,不会随便乱发脾气,我想小人国里面的孩子有这样一个老师是幸福的。 那位霸道的小朋友,经常欺负别的小朋友打人犯错是家常便饭,无奈中,小朋友的家长不得不跟 李 老师商量让池益洋退学的事情。可是 李 老师没有放弃池益洋,她发现了他身上的闪光点:为其他小孩树立了男子汉的榜样。每次当他捣乱不听话的 时候老师不只让他接受惩罚,更让他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应该怎么做,终于他可以像老师一样调节小朋友间的矛盾。这一系列的转变离不开老师的帮助,这个成长的过程也不是一天两天完成的,为了这个转变,老师精心培土、除草、施肥、浇灌,耐心地等待它的成长。

好奇心特别重的可爱的调皮鬼,他的探究热情总无止境,一会儿热衷于探究垃圾筒的肚子到底有多大,往里头塞了皮球又塞鞋,老师等待着直到他满足地离开,才拿来大筐子把垃圾筒里面的归位。他似乎对所有的东西都特别感兴趣,一个人溜进储物间,好奇地翻翻这个,看看那个,摸摸这儿,推推那儿,最后对一筐积木发生了兴趣,并把篮子里的积木全部倒到地上,任由他乱踢,在满地积木地上乱跑着。李老师在旁边不但没有阻止而且陪他一起玩,直到他累了,在 李 老师的帮助下用扫帚将房间收拾干净。在等待中老师给了这个探索者一个充分自由探索的空间。

还有令人敬佩又怜爱的等待小女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她总是执着地在教室外等待一个小男孩的到来,只有等到他,和他一起玩才开心。碰到恶劣天气,老师总是关心地建议她进屋等或边吃饭边等,这样的等待整整持续了一年,终于有一天,小男孩要走了,大 李 老师和小女孩约定:你现在已经有好几个好朋友了,星期一,咱们就去找其他小朋友玩,开始实行新的计划。老师将继续等待,等待她交到更多更好的朋友。

整个纪录片中,老师与幼儿都是朋友关系。让我明白教育过程就应该是个交互的过程,是个对话的过程,让孩子有自由、有空间、有尊严、有自信,这样去学习、去生活,那么孩子会得到幸福的感觉;要仔细观察孩子的特点,并根据特点引导孩子,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小人国观后感3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忽然开始领悟到什么是孩子所需要的“爱和自由”,如今这四个字已经被无数父母挂在口边奉若法宝,但看着片中大李和老师们渗透在言行之中“爱与自由”,真的比在书上看来的要发人深省得多,《小人国》观后感。

这部电影给我的总体感觉是,很美,每个镜头都美,阳光透过幼儿园院子里的树照在房间里照在院子里,那斑驳的影子美轮美奂。老师们和蔼的面容,幼儿园的摆设都是按照孩子们的身高设计的。孩子们在这里有自己家,可以挖地道,男孩子们做男孩子们的军人梦,女孩子们做女孩子们的公主梦。这里是孩子们的天堂,在这里老师们会提供孩子们成长需要的各种物质上物品给孩子们,在精神上,老师们也无限的支持孩子们。在这里老师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影片中的小主角池亦洋,倘若放在现实生活中,必定是个让人厌恶的孩子,观后感《《小人国》观后感》。这个孩子太不像话了,那样和老师讲话。但影片中的李老师却十分欣赏这个孩子在影片中,有一段是许多家长联合起来找大李老师谈话,商量是不是让池亦洋离开巴学园,因为受到他“欺负”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了。但大李老师出人意料地说:“池亦洋的确有他自己的问题要解决,但是我看到,池亦洋给我们整个园的孩子做出了一个非常男子汉式的示范……”的确,池亦洋身上有着许多这个时代的男孩子缺少的品质——坚强、洒脱、有担当、不娇气、勇敢,从这段话里真的体会到了大李老师的良苦用心和高远的眼光,后来在大李和老师们的耐心接纳和引导下,池亦洋的暴力行为也少了很多,更增强了他性格中的正面部分。

对于影片中锡坤的探索行为,大李老师也给出了很好的应对示范。在锡坤把一筐珠子都洒在地上的时候,大李老师也开心地陪他一起探索,同时不着痕迹地引导他如何将珠子扫成一堆,放回筐里。既充分 ……此处隐藏8831个字……组花费两年的拍摄完的,故事简短,情节平淡,所的事情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事情,当遇到事情时往往会手足无策,巴学园的老师们却的非常好。看完这部电影后,我不由地感触,使我受益匪浅。

本故事里地描述了四个人人物。一位人物是个叫辰辰的小女孩,她可爱、腼腆、专一、执着,每天早晨来到幼儿园后,都会耐心地等待她的好朋友南德,当看到南德来园后,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在她等待好朋友的过程中,老师尊重她的想法的,而且还会陪她一起等南德,这表明了幼儿很珍惜的好朋友,也说明了幼儿之间的交往是多么的,它可以让孩子开心,也可以让痛苦,说幼儿是社会中的人,人与人之间是要交往的,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教会幼儿如何与他人交往,并且帮助找到属于的小伙伴,使爱来幼儿园。

有一位调皮捣蛋的小男孩池亦洋,他在班里总是会欺负人、骂人、打人、不懂礼貌、不遵守游戏规则等等。面对的问题幼儿,老师并发脾气,也从放弃过他,而是耐心地告诉他做是不对,在哪些是不对的,应该如何去做,老师厌烦他,还了他的闪光点,比如说他会像大哥哥一样带着小朋友们一起玩;他也会像小老师一样为小朋友们接触矛盾。并且老师还从他的身上看见了小男子汉的身影。过程告诉要善于孩子的闪光点,孩子的某些弱点就判断孩子是好是坏,在教育孩子时更要有方法。

还有一位小机灵鬼锡坤:可爱的小家伙,非常爱,用小朋友的鞋、玩具、球来填饱垃圾桶的肚子,看看它的肚子到底有多大,他还会把游戏室弄得一片狼藉,但老师尽情的让他,捣乱,大李老师说,这叫空间,让他从生活中学习。看到这里使我明白了幼儿是有很强烈的好奇心的,应该的空间和,用更有趣的游戏方法去教育孩子应该对所做的事情。

最后一位人物我再熟悉不过的大李老师了,她是多么的和蔼可亲,对孩子们的爱,是那么的无微不至,是对淘气的孩子,对听话的孩子都一视同仁。当遇到小朋友们做错事情时,她总是会蹲下耐心地告诉孩子做是不对的,不对的原因是,应该怎样做。她的耐心教导并不等于放纵,当孩子不遵守游戏规则时,她也会要求孩子要遵守游戏规则,了幼儿的责任心。

这部电影拍故事的情节拍的很细致,也很生活化。从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及老师和蔼可亲的样子,使我感觉到了让教育回归原点,把课堂还给孩子,对幼儿要平等,尊重和保护的发展权、学习权、游戏权、娱乐权、教育权等,让孩子接触大自然,健健康康地茁壮成长。

小人国观后感14

首先非常感谢幼儿园的领导组织我们这些幼儿教师观看这么优秀的影片《小人国》。“小人国”是孩子们游戏的乐园,快乐的天堂,“小人国”是一个互相尊重,人人平等的快乐王国。“小人国”给孩子们留下了美好的童年。通过观看这部影片,最令我佩服的是大李老师,她使我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爱心和耐心——进入童心世界的通行证。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自认为很帅的小伙子池亦洋,他总是打人骂人欺负小朋友不遵守纪律而且还不懂礼貌,他的逆反心理特别严重。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可能每个班中都会有一个或几个这样让老师感觉到头疼或束手无策的孩子,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怎样教育他呢?发火?责备?影片中的大李老师是这样做的,她针对孩子的每一个过错,逐一的、不厌其烦的及时进行教育,告诉他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并抓住他身上的闪光点和进步来赏识他,哪怕着闪光点微如荧光,哪怕这个进步转瞬即逝,为孩子性格萌芽阶段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池亦洋小朋友后来的表现,如:帮小朋友劝架,逐渐能接纳李老师等,可以看出,老师的教育方法是正确的,她正在使一个有很多缺点的孩子在改变。这不仅体现了教师的爱心教育,还体现了老师的耐心教育,是进入童心世界的通行证。

尊重与平等——叩响童心世界的敲门砖。还有一位小主人公,那就是影片中不断出现的那个性格有点内向而又很执着的小女孩——晨晨,她每天早晨都要一如既往的等待着南德小朋友,南德来了她就非常高兴的和他一起玩,南德不来她就一直傻傻的等,让人看了很心酸,孩子非常珍惜好朋友之间的友谊,友谊对孩子们来说也很重要。在这里我很佩服大刘老师的教育方法,她尊重孩子的意愿,并且陪着晨晨一起等好朋友的到来。体现了教师尊重孩子的原则。

赏识孩子——孩子走向成功的奠基石。影片中的那个爱探索的小家伙锡坤,把鞋、玩具、球等往垃圾箱里面扔,原来他是要探究一下垃圾箱的肚子到底有多大,还把塑料玩具撒的满地都是,在一般人看来这是一个爱给老师添乱的孩子,而影片中的大李老师却很赏识孩子,说是给孩子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这种教育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影片里校车上写的标语“孩子是脚,教育是鞋”,只有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让我们用赏识的目光,针对每一个孩子的性格特点进行不同教育,因材施教,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小人国观后感15

观看《小人国》影片时头脑中自然有一些疑问:这个“巴学园”是什么性质的幼儿园?规模有多大?有多少孩子?多少老师?

在观看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巴学园老师们的做法:耐心,等待,平等,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当孩子们相处出现“纠纷”“矛盾”时,老师们从不训斥与严厉批评,而更多的是给予引导、帮助,和孩子们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如影片中大李老师处理问题的许多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小女孩辰辰,她可爱、腼腆、专一、执着,每天早晨来到幼儿园后,都会耐心地等待她的好朋友南德,当看到南德来园后,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在她等待好朋友的过程中,老师也是尊重她的想法的,而且还会陪她一起等南德。

对于2岁宝宝,老师尽情让他探索,捣乱,珠子撒落满地……大李老师说,这叫探索空间,让他从生活中探索学习。还有,宝宝珠子玩腻了,跑去玩大李的头发,他摇摇摆摆走向大李,摸摸她的头,好奇的想摘下大李的发夹,却摘不下来,大李主动摘下发夹,头发披散下来,递给宝宝发夹的同时,微笑着温柔的看着她,好像在看自己最深爱的孩子。那时刻,她光芒四射。让人深信,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小男孩池亦洋,他在班里总是会欺负人、骂人、打人、不懂礼貌、不遵守游戏规则。对于他,老师从不发脾气,总是耐心地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在哪些方面是不对的,应该如何去做。老师不仅没有厌烦他,还发现了他的闪光点,最后变成了老师的小帮手,对池亦洋来说遇到这样的老师,是他的福气。

大李老师对孩子们的爱,是那么的无微不至,不论是对淘气的孩子,还是对听话的孩子都一视同仁。当遇到小朋友们做错事情时,她总是会蹲下耐心地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告诉他不对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做。但是她的这种耐心教导并不等于放纵,当孩子不遵守游戏规则时,她也会严格要求孩子必须要遵守游戏规则,增强了幼儿的责任心,这些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看着影片里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在巴学园的泥地上滚爬,做游戏;可以在自己喜欢的区域和好朋友一起玩耍;可以在自己喜欢的空间尽情地探索……这是多么好的办园理念和教育环境啊。还有和巴学园一样的幼儿园吗?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需要适宜的生活环境。面对实际,巴学园的有些东西我们无法借鉴。但大李老师对孩子们的爱,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小人国观后感(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